首页 品牌声誉管理 做好舆情应对,就该未雨绸缪

做好舆情应对,就该未雨绸缪

来源:彼亿营销 报道时间:2023-10-17 13:20:50

  今天上午,广东电视台记者在龙华汽车站进行正常采访活动时,遭遇龙华街道办工作人员的不当阻拦,一名领头的工作人员甚至抢走了记者的摄像机。此事迅速刷屏,成为热议焦点。

  

图片2.png



  毫无疑问,这则新闻将龙华街道办推上了风口浪尖,龙华街道办官方也陆续发布了两则通报,试图平息业已发酵的舆论,但显然网友们并不买账,舆论影响也已经开始扩散。这一新闻不禁引发广大企业、政府思考,负面舆情怎样防范?舆情风波发生后,该以哪些办法来破解?


  常有人说,“最近事情真多”“大大小小,都是事儿”。“事情”,是就普通生活中的活动或社会现象而言的,范畴很广。不过,因为网络技术的加持、“蝴蝶效应”的存在,越来越多事情一不小心就上了热搜,“茶杯里的水花也能引发风暴”。


  可见,先有事情,后有舆情。事故、事件、事情,都可能引发舆情。要想处置舆情,先要做好事情。


  当前,仍有一些地方在“舆情观”上存在偏差,比如“重事后处置,轻事前防范”。事实上,对于舆情,首先要防在源头,要“处之有方”更要“防之有效”。


  很多舆情早在酝酿之初就有苗头,在发生之前就有端倪,如果能早早研判、早早发现、早早行动,很多弯路是可以避免的。否则一旦舆情“来袭”,则需要花费数倍力气“驱邪扶正”。该做好哪些事情,防患于未然?


  第一句,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。风险无处不在、无孔不入,必须从最坏处着眼、做最充分准备,绝不能“说起来重要、做起来次要、忙起来不要”,或者“平时不重视,临时抱佛脚”。舆情应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要建好完善高效的机制,形成“一盘棋”“一张网”。


  第二句,重视“第一道关”,守住“每一道关”。很多一线领域直面民生,工作不当,容易触碰“燃点”、触发热点。风起于青萍之末,各类一线人员特别是公职人员,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放大“审视”。了解不了解舆论传播规律,能不能真心诚意解决各类矛盾问题,是防范舆情的第一关。


  第三句,绝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。树牢“治未病”思维,“别人生病自己吃药”,别的地方吃的亏,自己不能再吃一次。善于总结经验、汲取教训,以前出过的差错,不能再犯一次。应当把别处出现的问题和以前暴露的问题作为现实教材,建立案例库,自检自查、排雷排爆,争取不重蹈覆辙。


  不要把“第一次”留给突发事件。“大事瞒不过,小事不用瞒”。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,“在聚光灯下工作”已成为新常态。多培训、多演练、多实战,平时多历历“风吹雨打”、多捧捧“烫手山芋”、多当当“热锅上的蚂蚁”,才能在关键时刻“挡乱拳”“应万变”,做好舆情应对